坚定信念 凝心聚力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 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长李大勇在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作者:李大勇 来源:学校办公室 日期时间:2016-12-9 11:55:27 点击:146

 

  长 李大勇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哈尔滨理工大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是我校全面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坚定信念、共谋发展的大会,对完成我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现进入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先进行列,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的奋斗目标,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过去11年工作回顾

2005年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以来,学校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特色强校、学术强校、开放强校”的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建设强校”为根本目标,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实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行业与地方的能力和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加强民生建设,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坚持质量、特色、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

加强专业建设。在调整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和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本科专业由十五末的45个增加到现在的60个,省级重点专业由10个增加到19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达到8个。5个专业获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逐年提高生源质量。招生省份由面向全国26个省(区、市)增加到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全部31个省(区、市),有一表招生的省份由3个增加到23个,校本部一表招生比例由19.02%上升到63.60%11年间累计招收本科生77,168人、专科生4,047人。

加强教学骨干队伍和课程建设。注重建设以教学名师为主体的教学骨干队伍。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学新秀奖”、“教学能手奖”获得者6人。加强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零”的突破,25门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电机学”课程在“十一五”时期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13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上线推广。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8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批省级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与管理,完善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健全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引入学位论文查重系统,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标准化考场300个和综合监控信息平台。改革招生机制,以学科实力和就业率为导向,调整招生专业生源结构。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由“十五”末的1,672人(博士研究生148人,硕士研究生1,524人)增至现在的3,268人(博士研究生432人,硕士研究生2,836人)。11年间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0,392人、博士研究生759人。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9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6个。

健全学生奖助体系。截至目前,学校共向250,492人次发放了32,326.58万元的各类奖学金。其中,953人次(本科生496人,研究生457人)获国家奖学金,奖金总额1,360.23万元(本科生383.23万元,研究生977万元);129,853人次(本科生75,094人,研究生54,759人)获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总额20,448.78万元(本科生17,068万元,研究生3,380.78万元);8,726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奖金总额4,363万元;110,960人次(本科生106,385人,研究生4,575人)获校级奖学金,奖金总额6,154.57万元(本科生3,288.67万元,研究生2,865.9万元)。

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学习与科技竞赛、体育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8,521人次。2010年,首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不断涌现。近年来,荣获全国、全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群体)、“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奖项9项;志愿服务项目获国家级奖项3项,4支社会实践团队获国家级表彰,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理工学子参赛强项,青马工程和国防生忠诚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特色品牌。

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肯定,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8%以上,研究生平均就业率在89%以上。11年累计毕业本科生68,274人、硕士研究生8,725人、博士研究生415人。学生工作、招生与就业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以龙头地位抓学科建设,学位授权学科数量大幅增加,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增强

过去11年,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摆在龙头位置,以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科建设整体发展,全面实施学科分层规划与建设。积极增设学科授权点,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扶持并鼓励交叉学科及非重点学科快速发展。

学位授权学科数量增幅明显。学校学科门类由“十五”末的6个增加到“十二五”末的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2个增至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由10个增至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0个增至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由35个增至9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由8个增至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2个增至7个,实现了博士一级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全覆盖。学校多数优势特色学科已建设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除新设本科专业外,其它学科专业基本全部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50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或面上资助。

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2007年,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了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突破。2011年,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学科获评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学科评估体系基本建成。启动学位授权点合格及专项评估工作,完成了各学位点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检查、评估工作常态化。“十二五”期间,学校组织6个学科参加教育部学科评估,学科排名处于全部参与评估学科的前1/31/2位置,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在具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高校中位居中上游水平。

(三)科研实力持续提升,基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面向行业和地方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学校科技工作以“科研实力显著增强”为目标,着力推进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从抓项目、建平台、促转化等方面入手,助推总体科技实力逐年提升。

获批科研项目能力有较大提升。从提高项目层次和规模出发,倡导从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发挥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积极申报政府计划项目。完善科研政策,引导和支持教师走进企业承揽课题、解决难题。11年间,全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3项,企业委托课题2,678项,各类科研经费总额115,900万元;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012篇,申报专利6,154件,获批专利4,024件,获省部级科技奖219项。

科研平台建设有重要进展。以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为龙头,完善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在加大对现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支持力度的同时,支持并鼓励跨学科申报国家优先扶持和我省重点扶持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人文社科基地。学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由“十五”末的2个增加到“十二五”末的9个。“十二五”期间,纳米工程电解质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电介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高效切削及刀具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协同创新中心获得黑龙江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证。

学术交流层级稳步提升。以学术交流为载体,扩大教师学术视野。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成功承办了第九届电介质性能与应用国际会议、第六届“国际战略技术论坛(IFOST2011)”等大型学术会议,学校常年举办“博厚讲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科技前沿动态开展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

服务行业和地方的能力不断提高。发挥技术研发优势,提高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积极推进一个团队,一类技术,面向一个企业,共建一个工程研发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形成“研究做到企业里,文章写到产品上”的科研特色。学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55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0余项,转移转化技术和成果1,300余项,数十项技术或具有国内影响力或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成绩显著。仅用7年时间,从2003年创建的校科技企业创业中心起步,迅速成长为我省省属高校中第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09年获批)。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500余家,校内教师企业累计82家,孵化出上市企业等优秀代表,园区入驻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区已达2,000平方米,众创空间通过国家科技部备案,累计诞生4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先后获批省内第一家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省内唯一一家国家A类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省工业类科技型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园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被列入黑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建设规划。

学术期刊质量不断提升。《电机与控制学报》被EI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2008—2014年连续四届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6年获得“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称号。《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进入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科技与管理》获得了“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四)以培为主,引培并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始终坚持“稳定、引进、培养、提高”的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事业、感情、待遇“三留人”的原则,先后出台一系列引才、育才、用才的激励与保障政策,助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对学术骨干的培养,通过学科整合、汇聚队伍,师资队伍层次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明显提高。学校在编在岗专任教师由“十五”末的1,290人增加到1,7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由106人增加到653人,比例由8.2%提高到38%;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由522人增加到830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增至6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增至10人;“龙江学者”讲座教授新增3人,续聘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8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总计40人。

青年教师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培养。实施青年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实现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选拔校青年拔尖创新人才58人,通过分阶段遴选,激励青年教师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2011年,入选国家外国专家局“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学校先后派出1,182名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研修、访学和培训。学校投入专项资金改建教师公寓,作为青年教师过渡用房。

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分类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突出教师主体作用,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2009年和2012年两次对全校教师进行岗位职责考核,激励广大教师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增强教师“学校兴衰,责任在我”的使命感。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内部机构设置,为全面实施校内综合改革创造条件

进入“十一五”以来,学校围绕岗位设置、人员管理、机构精简、津贴分配等问题,开展了系列改革探索,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有些改革在省内高校属于率先之举,为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创造了条件。

实施岗位聘用。通过科学设岗,评聘结合,有序推进聘用制改革。实施《哈尔滨理工大学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实施方案(试行)》,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通过开展治理吃空饷工作,累计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45人。

精简内设机构。“十二五”期间,在省属高校中率先开展了内设机构精简工作,完成了岗位设置与首次聘用工作。通过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学校内设机构总数由原来的63个减少到47个,正处级干部职数由88个减少到69个。

实施津贴分配改革。通过启动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对调动广大教职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分别于2007年、2011年和2014年,完成《哈尔滨理工大学章程》三次修订。开展全校规章制度清理,健全完善各项决策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和监督保障制度,完成《哈尔滨理工大学制度汇编(2013年)》,规范权力运行,推进依法依规办学。

(六)扩大国(境)内外合作与交流,奠定开放办学的坚实基础

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欧美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校师资和优秀学生;利用地缘优势,招收邻国青年学生来校留学。争取山东省支持建设荣成学院,辐射本省及发达省份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构建校友合作大平台共谋大发展,为开放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努力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广泛联系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11年间累计派出108个团组出国访问,接待国(境)外136个代表团来校访问。与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及地区的73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成为东北亚工科院校“国际战略技术论坛(IFOST)”成员单位,积极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会师生超过100人次,发表论文170余篇。

积极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拓宽在校学生留学渠道,通过“2+2”、“3+1”等多种模式,选派了726名学生赴国(境)外友好学校交流学习。学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资格。为教师出国访学深造创造条件,共计派出579名教师出境开展学术活动。接收各类来华学习留学生1,600余人。“十二五”期间,学校获得“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资格,开始逐步招收高学历留学生。

高水平国际合作已有良好开端。学校代表中国政府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开展合作,建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研究生学院”,为我校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科研合作方面已有实质性进展,石墨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项目已经列入双方合作研究计划。

校地合作创建荣成学院。2006年,学校与山东省荣成市政府合作,创建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学院各项设施日趋完善,学院在校生8,351人,本专科专业21个,教职工632人,学院占地面积466,700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达到232,400平方米。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荣成市科技兴荣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足龙江,辐射全国,校地合作日渐深入。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达地区加强科技与人才合作,与省内外数十家国有大型企业开展了全方位科技合作。共参加了55个市(区、县)科技局举办的各类科技成果对接会,发布科技成果265项,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78个,与企业联合共建科研合作平台38个。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派出机构,增强学校优势资源的辐射能力,与江苏省扬中市科技局签署了《科技、人才合作协议》、与盐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哈尔滨理工大学盐城环保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协议书,与丹阳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丹阳科技成果转移与人才合作交流中心。由我校牵头和参加的主要产学研联盟达到10个,成功转移或转化科研成果100余项。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校企联盟,围绕机电特色服务企业能力不断增强,扩大了学校在国内行业领域的知名度。

校友工作成绩喜人。六十周年校庆之后,学校更加重视校友工作,完善了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先后组建国内地方校友会和校友组织35个、国外校友会1个。校友资源助力学校招生、就业和对外合作的作用日渐凸显。教育发展基金会从无到有,尤其在近2年来通过“王大珩教育科技发展基金”等多支基金的命题式运作,累计接受各类捐赠1,000余万元,在社会组织评估中获得“5A”级评价。校友工作赢得了各方支持和广大师生校友的高度认可。2016年,学校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校友工作优秀单位”。

(七)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挖掘凝练理工文化,培养校院文化品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文化,大学文化需要积淀和传承,更需要培育和光大。理工大学携“实”而来,三所务实的学校于1995年走到一起;理工大学秉“实”而做,踏实、扎实、务实应是学校永不褪色的特色。不断积累、不停创新,学校特色文化的基础已经基本形成。

大学文化体系日臻完善。在已形成的校训、校歌、校风、学风基础上,不断挖掘、凝练和丰富学校的大学文化,形成了“诚实为人、踏实做事,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双实双崇”理工文化品质和“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理工精神,形成了“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和“崇尚实践、亦德亦能”的教育理念。

文化成果逐年积累。分别于20109月和20159月,成功举办60周年校庆和老校长王大珩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出版了《哈理工60年图志》等一批文化成果,完成了哈理工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各学院初步形成了与学校文化相承接的文化体系和“一院一品”的文化品牌,校友捐建落成的王大珩铜像和校友园林,共同彰显了校园环境文化和校友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以“哈理工官微”、“理工青年”等网络平台为基础,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开展“感动理工”学生个人及团队评选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两次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曾荣获全省“十佳和谐单位”称号和“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殊荣。

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成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展“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选,涌现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王旭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献礼等一批优秀教师。2个学院3次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名教师荣获“省教师年度人物”称号。学校2次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称号。

学生工作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四进四信”工作,构建和完善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12345”特色培养体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三三行动计划”,出台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近年来,荣获全国、全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和职业技能大赛奖13项,成功申报以教育部“2016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家级高校学生工作理论成果10项。

(八)完成西区东扩,完善四区布局,大力推进校园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办学基础条件

与兄弟院校相比,我校校园建设相对滞后,为了满足招生规模扩大对教学基础条件的要求,学校“十五”期间开始实施西区东扩,“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进行了四区布局调整和校园基本建设工作。

完成西区东扩及荣成学院基本建设。学校基本建设总投资92,605万元,其中公共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及改造投资78,237万元。投入大修资金12,928万元,完成大修项目763项。校园总占地面积由1,275,500平方米增加到2,098,600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由“十五”末的885,000平方米增加到1,222,000平方米。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从390,000平方米增加到552,00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从170,000平方米增加到280,000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从32,000平方米增加到49,000平方米。43,000平方米的理工大厦、近40,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和145,000平方米的西区教学主楼等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电气学院、测通学院分别由东区和南区迁至西区,法学院和软件学院分别由南区和西区迁至东区。2012年,学校获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建设了26,800平方米的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综合楼和15,500平方米的荣成学院新建1号、2号综合实验楼。

学校固定资产大幅增加。学校固定资产由十五末的109,200万元增加到204,200万元,仪器设备总值由36,900万元增加到72,600万元,馆藏图书由188万册增加到254.7万册,数字图书由85.17万册增加到98.11万册。

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获批“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完成校园卡工程与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上线新闻网,启用协同办公系统,推广新媒体。学校网络出口总带宽由“十五”末的150Mb扩充至2,300Mb,校园无线网建设已于20168月完成,无线网信号已覆盖三个校区的35栋楼宇及12个室外场地,已开通实名制无线网用户33,493个,学校网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加强节约节能工作,荣获“十一五”期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九)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及师生生活学习条件

过去11年,学校坚持“一手抓学校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在背负沉重债务、财政极度紧张的条件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善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及生活条件,尽最大能力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

教职工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学校抢抓机遇,加快教职工住宅建设。11年间,共完成教职工住宅建设30余万平方米,包括西区1号家属楼、东区101~103栋家属楼、北区联建教师公寓、荣成校区校内6栋教师公寓和西区新建教师公寓。其中,2014年开工建设,以“民心工程、良心工程、放心工程”为目标的新建27万平方米教师公寓,将于2016年年底竣工并开始陆续验收入户,届时全校1600余名教职员工的居住条件将会极大改善。

教职工收入有较大增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学校先后在2006年、2009年和2014年三次调整校内津贴。“十二五”期间,学校统发工资总额较“十一五”期间增长50.28%,总投入增加近40,000万元。“十二五”期间的校内津贴总额较“十一五”期间增长60.29%,总投入增加13,000万元。学校提高了低收入群体(工勤人员、低职称低职级人员)的校内津贴上涨幅度,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比“十一五“初提高了62.5%

注重改善师生校园生活条件。分别在西区、南区新建3栋学生公寓,建筑面积57,000平方米,在荣成校区新建9栋学生公寓,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在西、南、东校区学生公寓内全部配备了电热水器。学校获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优秀成果奖”。启动“饮水改造工程”,三个校区的家属楼、学生公寓、食堂和开水房、办公楼、教学区等饮用水,全部使用磨盘山水源。不断提高学生食堂餐饮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就餐环境,满足师生各类就餐需求。

校园环境及医院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持续开展校园亮化、绿化、美化工作,对西区、南区运动场实施改建,铺设橡胶跑道,改善师生休闲运动环境。调整作息安排,为师生提供合理的休息时间。将教职工定期体检作为一项长期惠民政策贯彻执行,投资近700万元,购置了大生化仪、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医疗设备,完成了西区校医院改扩建工程、南区卫生所改建和搬迁工程。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行动。投入711万元,建成校园监控系统和校园车辆管理系统;投入1,314万元,持续开展消防设施改造工作。校园发案数量逐年递减,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明显改善,火险隐患进一步降低。

师生员工文体生活丰富多样。学校及学院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生活,职工群众性文体活动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注重做好离退休工作,持续改善离退休活动室条件,组织多种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学校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学校荣获“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在体育活动中心成功承办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十)坚持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最大限度化解财务风险

“十五”末期至“十一五”前期,学校抢抓政策机遇,大胆举债,成功推进“西区东扩”,为学校生存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环境支撑,同时也形成了较大的负债。由于经济形势、金融政策、财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变化,使保证运转和维护金融信誉,逐渐成为过去十年学校财务工作面临的巨大困难。

巨额负债和人员结构成为两大负担。“十一五”末期,学校债务总额已达到115,000万元以上(其中商业银行贷款44,700万元,远东租赁融资15,800万元,开发行软硬贷款34,800万元,日行贷款4,700万元,政府借款1,000万元,往欠工程款、大修款9,000万元,内债5,000万元以上),居省属高校之首。我校退休人员数量较同规模院校多出近600人,现在学校离退休人员支出已占财政投入的25%左右,过去11年间,我校仅离退休人员费用比省属其他任何院校至少多支出3亿元。

民生等方面历史欠账严重。目前,我校货币化分房补贴仅兑现到1959年参加工作的教职员工,公务员参公医保迟迟未能实行,科研匹配经费(2011年和2012年)3,300万元和2010年至20146月职称晋升工资1,032万元尚未兑现,大修费欠账2,000万元,基本建设已完工欠账4,000万元。

办学成本在政府投入中体现不足。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与学费收入,基本按生均计算。我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院校,办学成本相对较高,但在政府投入及学费收入中体现得远远不够。各类实习、实训经费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此外,各类刚性支出剧增,学费收入骤减,导致学校可支配资金缺口巨大。

千方百计筹资融资保运转。2009—2012年,四年间催缴远东学院欠款及合作办学费用总计10,000万元以上;2011年,学校以谋划教职工公寓建设为契机,通过规划使用教职工预交集资建房款,减少银行债务20,000万元左右;争取到政府化债奖补资金14,800万元。“十一五”以来,学校通过联合办学增收60,000万元以上,为保障学校财务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201510年间,学校化解债务及支付欠款总计65,000万元以上,支付利息35,000万元以上。目前,学校银行贷款总额已不足40,000万元,加上教职工集资款项合计不足50,000万元,基本实现了保证学校平稳运转和维护学校金融信誉。

资产运营管理初见成效。为规范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学校于2014年成立了资产运营管理中心。通过采取追缴欠款、提高收费标准、查缺补漏、增加可收入项目等方式,使学校资产运营收入大幅提高。到目前为止,资产运营管理中心收入已经达到1,398.7万元,2016年预计达到1,650万元,预计实现增收900万元。

(十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取得有效进展

为解决近年来在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学校成立了相关专项工作推进组,今年以来工作成效显著。

临江小区建设项目遗留问题处理有较大进展。学校组织计划财务处、信访办、法律顾问组等组成专项工作组,在外聘职业律师团队的配合下,积极与金麦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协调解决经济纠纷和住户产权证办理等难题,2016年年底前合作方有望缴齐所欠营业税560万元,之后即可启动住户产权证办理工作。

全部收回2006年集中购置的军宇小区110套房产。学校于20165月下旬成立军宇小区住房专项工作组,核查军宇公司所欠我校110套房产及部分资金情况,研究解决遗留10年的历史欠账问题。经过艰苦工作,于201610月中旬全部收回我校所属的110套房产。下一步,学校将尽快研究收回房产的合法处置事宜。

体育馆地下纠纷处理工作扎实推进。20165月,学校重新调整了体育活动中心地下商服纠纷工作推进组,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研究解决办法,现已形成完整工作方案,分步骤完成了控制水电、封闭地下主馆等工作,下一步将清除阳光棚内经营业户的违法侵占,彻底解决体育馆地下纠纷问题。

科大小区303栋房产处置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尽快理清已经闲置的科大小区303栋房产情况,20165月,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推进组,与哈尔滨市经济适用房住宅中心、哈尔滨市房产住宅交易中心、哈尔滨市不动产局、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哈尔滨市规划局、南岗区地税局等部门多次沟通,现已收集多项重要资料及法律凭证,确定科大小区303栋为合法建筑。学校将继续梳理资料,尽力争取为该栋建筑办理产权证,实现学校资产保值增值。

西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前期有效工作基础上,在与哈尔滨市规划局、哈尔滨市建委、南岗区土地局等部门多次沟通后,理清了原铅笔厂两栋家属楼的土地、产权情况以及与我校西区校园用地的关系,为后续围挡等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与南岗区综治办、执法局、派出所、消防大队协调配合下,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并于20168月上旬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相继完成了校园内家属楼、两栋原铅笔厂家属楼和教学区域的隔离,完成了西区北门的外延,重新修订并实施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管理办法》等。通过近半年的工作,西区校园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11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的取得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结果,更是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友人和全体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克服的困难,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建成强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一手抓标志性成果、一手抓内涵建设,一手抓学校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的工作方针;必须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必须建立完整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必须发挥校院(处)两级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着力突破资金紧缺的瓶颈;必须较大幅度提高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地方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相比,与省内外其它同类院校发展速度和水平相比,与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系统不深入;领导干部管理水平与事业发展要求有差距;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地位不相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仍有较大欠缺;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不强;资金严重短缺和基础设施改善滞后;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净化和优化。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努力不足的直接影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补齐短板、弥补不足。

二、学校发展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和地方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高等学校发展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机遇。一是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给以装备制造业学科见长的学校带来发挥优势的机会。我们要贴近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优势学科,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力度,提高服务国家、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国家“一带一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和黑龙江省“龙江陆海丝路带”、五大规划等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给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带来的特殊发展机会。我们要立足区域、面向全国,将国际合作重点面向丝路沿线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走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在合作方式及合作项目方面主动思考、主动寻找和主动进入,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新的增长点。三是“互联网+教育”新的教育模式为学校共享全球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实现协同创新,办好有特色的大学。四是国家推动“双一流”建设为非“985”、“211”高校创造的实现局部突破的机会。我们要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大原则,做大做强工科专业、做精做细理科专业、协调发展其他学科专业,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在抢抓机遇的同时,学校也必须勇敢面对挑战。一是大批新建本科高校集中转型,对我校今后发展带来的压力。作为一所多年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产出应用型成果、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本科院校,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保持优势,需要深入思考、勤于实践。二是高等教育新形态带给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压力。面对“互联网+教育”,教师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教学工具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要求教师有更宽的专业知识,更高的授课水平和更大的责任担当。三是办学成本增加与资金短缺加重带给学校的压力。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持续提高,以及受“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地方经济的特殊困难和现行的政府投入政策等影响,资金短缺压力将会继续加大,破解增成本与缺资金的矛盾将成为学校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四是“双一流”建设引发的人才大战带给师资队伍建设新的压力。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高校以更加优厚的条件争夺专业领军人才,地处边疆的地方院校可能被列为重点淘金对象,我们需要在引才的同时注重留才。

面对四大机遇、四大挑战,我们怎么办?只有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坚定信念迎接挑战!

三、今后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几年,是学校奠定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到十三五末期,学校要进入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先进行列,必须做到人才队伍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科研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学科专业布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进,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形成,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校园建设更加完善,民生福祉明显改善。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要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教师分类管理、津贴分配方式、内部治理结构、资源有效利用、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学校管理体制更加科学、运行机制更加合理、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一要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管理重心下移、责权利匹配为目标,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下放管理权、转变学校管理部门职能、明晰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推进综合预算和资源配置改革,健全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激发二级学院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形成学校宏观决策、学院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

二要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原则,结合个人特长和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科研为主和推广应用四种类型,建立教师分类评聘和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让每一个勤奋上进的哈理工人都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都能为强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要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在对《校内津贴分配方案》(2013年版)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精准分配、有效激励”为原则,结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和教师分类管理改革,对分配原则、计分办法、考核标准等进行调整和完善,取消无效奖励,加大有效激励。随着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推进,逐步向绩效工资制过渡。

四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民主管理与监督协调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适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党政、学术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五要建立办学成本监控体系。全面清理、整合学校办学资源,建立资源有效利用机制。构建由财务预算与执行监控单元、人力资源效益评价单元、资产和能源有效控制单元等组成的办学成本监控体系,实现各类办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六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以“不惟资历、群众认可、组织信任、能上能下”为原则,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注重干部服务对象对干部的评价,严把政治关、品行关,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树立选人用人的健康风气,营造校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形成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与管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及培养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工作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抓好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人才素质和优秀的基本道德修养。

二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建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达成与课程体系建设联动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和课程质量标准,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继续实施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具有地域特色和本校优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三要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专业布局,构建与产业链、创新链高度契合的专业体系,注重专业特色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及退出机制。到“十三五”末期,通过优化调整,使本科专业稳定在55个左右,新增省级重点专业3个左右。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启动所有工科专业参加工程教育认证,力争610个专业获得工程教育认证,其他专业按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进行专业内涵建设。

四要创新课程建设。搭建“互联网+教学”融合式教学新平台,注重学生学习成效,逐步实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加强通识课和专业核心课建设,“十三五”期间,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式课程160门,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100门、通识课100门。根据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构建及优化研究生研究型与创新型课程体系。

五要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产教融合的本科生实践实训平台,实施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十三五”期间,建设7个校企协同实践实训中心,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力争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300项,获奖数量达到6,000人次。

六要大力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通过落实教学运行保障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改革教师评价方式,建立教师荣誉体系,实行学业导师制,转变课业考核方式,严格学籍管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和开展学风建设“一二三”工程等工作,大力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实现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正考风,以学风、考风促教风的良性循环,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教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七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构建包含理想信念、身心品格、文明涵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在内的多层次学生成长体系。开展专业特色鲜明、成长路径清晰、典型人物引领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诚信体系建设、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建设。

八要创新招生与就业工作。要下大力气吸引优秀生源,稳步提升生源质量,在继续扩大省外一本招生比例的同时,尽快实现本省全部一本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7,500人左右,保持在校本科生人数30,000人左右。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力争“十三五”末期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3,72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300人,博士研究生420人。要强化全员抓就业的责任意识,搭建校、院、系三级联动,以院为主的全员抓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并完善就业市场分区域管理体系,在保障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

(三)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快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提升的速度,要通过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教师水平提升计划,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明显提升。力争到“十三五”末期,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900人,学科带头人100人以上,学术骨干300人以上,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境外进修和企业锻炼教师比例达到30%,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50个以上。

一要精准实施教师补充计划。要开展全校各学科教师梯队规划,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发挥校院两级的积极性,加速完成教师数量达标,保证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结构优化。要尝试预备役制度,部分专业可从本科生开始提前培养优秀学生为我所用,要发挥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蓄水池作用,培养师资队伍的后备人才。

二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对于引进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名校毕业、基础扎实、学术成果突出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在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方面要采取“一事一议”的特殊政策。对于引进全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团队核心成员,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设置特定岗位,不受编制结构、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限制。

三要完善职称制度和探索柔性用人机制。要结合校院两级管理和教师分类管理改革,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引智原则,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优秀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发挥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四要组织实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校院两级组织要认真分析教师学术背景、学业特长,结合学校的教师分类管理、学科专业布局、世界前沿科技动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教师开展学术生涯规划,在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和开发推广为主的类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若干省内和国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并做到全校教师人人入团队、队队有特色。

五要着力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要制订并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训和国外进修计划,通过校企合作科研、企业挂职锻炼、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完成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要通过国家公派、地方公派、学校公派和自费留学等多种形式完成青年教师出国培训。要通过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参与国际学术组织等方式,扩大教师学术视野。

六要加大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力度。要继续实施“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对脱颖而出的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继续实施重点培养,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培养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在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中,为每个梯队配备140岁以下后备带头人。在优秀中、青年教师群体中遴选领军人才,组建特色鲜明、前景光明的学术团队,进入“人才特区”,在特区政策支持下,产出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四)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以增强科技实力、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内联外引、协同创新为主线,以科研队伍和平台建设为依托,实现科技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双提升。到“十三五”末期,力争全校科技经费总额达到8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200项。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黑龙江省新型智库1个。建立校企合作平台50个。获国家科技奖12项、国防及省部级科技奖5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数达到1,200篇,授权发明专利500件,专利转让和科技成果产业化25项以上。

一要加强以多学科交叉为特点的科研团队建设。学校出台科研团队建设方案,分层次全面开展团队建设,发挥团队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协同作用。要创新科技组织管理形式,发挥校院两级的积极性,依托各级各类平台和研究机构,通过项目牵动,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形成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要强化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研平台建设。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获批黑龙江省新型智库。面向行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研究机构和科技成果转移及产业化中心,开展各级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校企合作的全面展开,实现学校科技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三要增强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的实力。深入开展科技工作综合改革,完善机制、调整政策。充分发挥学院在科研组织与服务中的核心作用,逐步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科研成果产出的组织谋划,对重点团队、重点项目,采取特殊倾斜支持政策,引导校内团队与校外实力更强的科研团队协同,联合承担大项目,共同申报科研成果奖。加大对科研成果奖和高水平文章等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力度。

四要提高组织服务能力,加速成果转化。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要全面梳理科技成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完善专利服务平台和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与信息共享,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成果孵化作用,建立并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五要加速开展国防领域科研工作。要把握军民融合的发展机遇,通过保密资格认证,建设国防特色学科,加强学校与军工企业的合作,积极组织申报国防科研项目,承担更多国防系统的企事业委托项目。

六要加强科技评价体系建设。要强化需求导向、育人导向、应用导向、转化导向,加强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员的成长规律,根据“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开展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改革,平台、基地和团队绩效评价改革和以评价改革为重点的科研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七要探索建立科研“人才特区”。以“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依托,成立若干研究所、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或地方研究院,建立科研“人才特区”,鼓励高水平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特区内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探索实行主管负责制、职务聘任制、待遇协议制,评价国际化、用人多元化、考核团队化的新机制。赋予团队负责人人财物管理权,实行目标责任制。

(五)大力推进国内一流学科建设

把握国家和黑龙江省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的重大机遇,面向国际、国内学术前沿,瞄准行业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按照“顶层设计、分类评价、分层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分类设置建设目标,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一要以“高峰”带动“高原”,加强国内和省内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着力推进电气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建设水平进入到国内一流学科行列,推动高电压及绝缘检测技术与应用、高效切削及刀具技术2个学科方向的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建设水平进入省内一流学科行列。

二要健全评估体系,以评促建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建立和完善学位授权学科质量评估体系,全面实施学位授权学科合格及专项评估,着力推进学科优化与动态调整。建立常态化评估工作机制,保证学位授权学科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及专项评估,组织优势特色及重点学科等一级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办水平评估。

三要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工强理精的学科基础。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主动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达不到合格评估标准的学位授权学科,支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发展潜力明显的学科积极申报学位授予权。在做大做强优势工科的同时,重点支持做精做细理科,构建工强理精的学科基础。

四要有序推进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加强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建设,努力将其建成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组织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积极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加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和管理,积极组织46个学科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五要努力搭建多学科交叉合作平台。以有利于构建大团队、承揽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和高水平领军人才为目标,布局若干围绕重大方向的交叉学科特区,建设一批跨院系、跨学科的学科交叉平台。加强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对双化融合、军民融合的支撑力。建立配套的人才、成果共享机制,打造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政策制度环境。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章程》为统领,全面实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五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学校现有规章制度。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律意识,坚持依法依规办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一要加强依法治校的顶层设计。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明确依法治校的总体思路和任务措施,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整体部署、统筹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构建行政、学术权力有效分离,职能机构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

二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贯彻实施《哈尔滨理工大学章程》,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相互支撑、运行有效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常态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依法行事、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三要健全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体制机制。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工代会、学代会、研代会等民主制度。健全工会、共青团、学生组织、民主党派参与民主监督的有效机制。加强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推进党务、校务、财务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要健全师生员工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健全教职工、学生申诉处理工作机构,完善申诉处理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合法行使自己的申诉权。

(七)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提升合作层次,拓展交流空间,突出以“一带一路”、“龙江陆海丝路带”沿线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合作。搭建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平台,大力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提高在校师生赴海外留学比例,使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要支持教师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创建联合实验室及多国高校联盟等平台,大力开展与前独联体国家、东欧地区、欧美国家高等院校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加大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出国培训的力度,“十三五”期间,选派200名优秀教师、科研人员、管理干部出国访学,积极支持广大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二要聘请更多高水平外国专家来校工作。根据学校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开展学术交流及科技合作,十三五期间,聘请长、短期国(境)外专家人次要比十二五期间增加50%以上。

三要积极支持学生出国(境)学习。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领域与交流途径,“十三五”期间,国境外友好院校数量力争增长30%。提高在校生留学比例,确保在校生长、短期留学人数每年达到200人次以上。开拓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国际联合培养,以学分互认项目、联合培养项目为依托,开展学历学位教育。借助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探索荣成学院艺术、软件等专业对口日本、韩国高水平特色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四要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来华留学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提高学历生比例,实现留学生数量和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十三五”期间,力争在校留学生达到1,000人,学历生30%以上,利用来华政府奖学金学生计划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

(八)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制订并实施2016—2020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及行动方案,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培育务实创新、开放多元、和谐向上的具有哈理工文化特质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情感认同,显著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一要突出培育核心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知行统一、博厚悠远”校训,夯实“双实双崇”文化品质,传承“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哈理工精神,深入挖掘和不断丰富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坚定理工自信,共筑精神家园。

二要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哈尔滨理工大学文明单位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师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努力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价奖励的首要内容。以“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和谐发展”为主旨,培育优良校风。

三要加强学院文化和部处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学院结合发展历史和学科背景,凝练学院办学风格,梳理学院办学理念和特色,形成独特的学院文化体系。各部处通过凝练优良的部处文化,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形成热情、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继而形成学校积极向上、和谐包容的行政文化。

四要有序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加强校史馆、王大珩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刀具博物馆和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文化长廊、休闲驿站、雕塑等若干文化景观。建立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进一步规范师生行为。加强校园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努力构建绿色生态校园。

五要构建宣传大格局,扩大社会影响力。要加强新媒体建设,打造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平台。要坚持走基层、服务基层宣传制度,深度报道提炼各基层单位的特色工作。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定期分析研判师生思想动态,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能力。要加强与重要媒体的沟通与协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筹备并搞好学校建校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九)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和民生改善

要科学确定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兼顾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完善校园规划设计。要全面普查校内基础设施健康状况和仪器设备服役现状,制定完整的大修计划和设备更新计划,分步改善办学基础条件。要制定教职工医疗保障和工资收入水平提高计划,开辟筹资渠道,实现教职工待遇逐步提高。

一要明确校区功能定位。科学论证各校区功能定位,优化整合校区资源,促进各校区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效益。形成西、南两校区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校区,东校区为科技成果转化及校企合作研发基地,荣成校区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区的一校四区办学格局。

二要补齐办学基础条件短板。全面排查学校硬件设施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教室、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食堂等基础设施条件。科学制订荣成校区师生生活服务区及校区发展预留地使用方案,逐步实现校园功能完备、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要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打造具有“全面环境感知、无缝网络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学习环境开放、师生服务个性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校务治理高效化”等特征的新型智慧校园。

四要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与医保待遇。要建立教职工收入随学校事业发展稳定增长的机制,十三五末期,力争教职工人均收入达到省内同类高校较高水平。完善各类人员津贴分配标准,强化校内津贴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不断改善校医院医疗条件,提高师生员工医疗保障水平。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教职工参公医保工作。加强离退休工作,不断改善离退休职工的学习和活动条件。

(十)努力构建学校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资金严重短缺的严峻现实,要保证学校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必须努力构建以提高财务保障能力、强化后勤管理精细化、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建设节约型校园等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

一要提升财务保障能力。要以“化解困难有办法,基本民生有保障,事业运行有增量,支持发展有思路”为工作思路,提高财务保障能力,缓解资金紧张,解决民生欠账。科学编制预算,发挥预算的杠杆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增收节支。积极利用政策环境,实现有实效的增收。严格执行预算,规范管理,严控无效益或负效益支出,实现合理节支。

二要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以全面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建立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管、评估及激励、约束机制。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后勤保障的全成本核算,逐步实行经费包干,降低学校办学成本。创新后勤工作思路,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改善后勤人员结构,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三要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全面开展安全保卫工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科学、制度健全、队伍精干、设施到位。构建各部门联动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联动机制建设。坚持教育为本、群防群治、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服务师生的工作方针,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四要强力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依靠政府,部门协同,把握政策,创新思路,依法依规,强力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专项工作推进组,全面梳理历史遗留问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步操作,逐一破解。下定决心,争取用最短的时间,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大部分遗留难题,扫清学校发展障碍。

五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盘活学校可用资产,建立房屋、仪器、实验设备等资产共享平台,减少重复性资产购置。建立房屋、水、电有偿使用新机制,全面清理并及时回收陈欠账款。创新管理机制,有效规范和合理使用学校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推进经营性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效益最大化。

六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节约宣传教育,强化成本意识,倡导节约理念,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自觉性。建立奖励节约、惩罚浪费的有效机制。提高公用资源使用效益。继续开展全校节能改造,充分利用校园节能平台监管体系降低各类能耗。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11年奋力拼搏,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这一点我们必须看到;立足当前激烈竞争现实,难得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面向未来强校建设征程,困难虽多但前景充满光明,这一点我们必须自信。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念、凝心聚力、务实创新、攻坚克难,为到2020年学校进入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先进行列,奠定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坚实基础而努力奋斗!

 

附件: